今日白露:单独成为一个节气,竟跟它有关?
今天5点26分31秒,太阳到达黄经165°,白露节气来了。这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,也是二十四节气里,名字最诗意的节气,“金风玉露一相逢”,它的底色仍是美好。
在二十四节气里,白露通常被认为指向气温变化,天气由热转凉,空气里的水汽因昼夜温差变大,在清晨和夜晚时分容易由气态凝结为液态,在植物的叶茎、花瓣上形成晶莹剔透的露珠。
露,是一种很自然的物理现象,它十分常见,不是只在一年中的这个时节才有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白露三候
一候
鸿雁来
鸿雁是古代物候观测史上重要生物标识。白露时节,鸿雁自漠北而来,飞回过冬之地。
二候
玄鸟归
玄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,初始形象类似燕子。春暖“玄鸟至”,来时是“比翼双飞”;秋凉“玄鸟归”,去时是“拖家带口”。
三候
群鸟养羞
《礼记》曰:“羞者,所养之食。”这个时节,百鸟也要储备食物准备过冬了。
白露三候,句句说鸟。
鸿是天鹅,雁是大雁,它们都是迁徙鸟类的代表。在二十四节气里,“雨水”节气时,鸿雁飞回北方,“白露”节气时,鸿雁则从北方飞来。因而有民谚:“白露秋风夜,雁南飞一行。”
白露为什么单独成为一个节气?
那“白露”为什么会单独成为一个节气呢?
原因跟“白”有关。
古人所说的白,描绘的并非露珠的自身颜色,也不是字面上的白色,而是依据五行,指向秋天。
在古人的天地五行观念里,星象、季节、颜色,一一对应。秋季主金,色白,星象大神是“白虎”。
这又牵扯出另一个疑问,金,为何色白?
在工业水平发达的现代认知里,金就是金属,或直接联想到黄金,很少会把金和石头联系在一起,它是明黄而不是白色。
但古人最早从自然中看到和理解的金,指向岩石里的矿物。成语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”,表达了这个意思,从造字的“玉”底还可以看出,它大多是“玉”,也指岩石里的金属矿,但在古代技术水平下,它们大多呈现较为原始的银白或灰白状态。
五行中还有“金生水”的说法,如果按照现代人的理解,金属怎么生水呢?换做古代的金石一体化认知,就很好理解了:泉水从岩缝中涌出,金石山川是源头。
所以,“白露”特指秋天的露,指向气温变化。
白露吃三样
吃红枣
俗话说:“立秋核桃白露枣,寒露柿子穿红袄。”
白露时节,正值新鲜红枣上市,顺时而食,最是养身。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大枣味甘性温,能补中益气,养血生津。”
既可吃鲜枣,调补脾胃,温养气血,补充维生素,润秋燥,生津液。
也可吃干枣,泡水、炖汤、煮粥皆可,对预防高血压、高血脂都有一定效果。
要注意的是,大枣糖分偏高,血糖偏高及糖尿病人应慎食,常人每日三到五颗为宜。
吃红薯
民间谚语云:“白露起,红薯生。”
白露是丰收的节气,红薯也在此时成熟收获。
红薯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,营养价值高,可健脾益胃,滋补肾阴。
既能缓解秋燥带来的肠道不畅,也能帮助我们适应冷热更替,增强免疫。
所以到了白露这天,农家都会有吃红薯的习俗,平日常吃,还可延年益寿。
吃龙眼
福建地区流传着一句话:“白露必吃龙眼。”
当地人们认为,白露这天吃龙眼,有大补的功效。
因为此时的龙眼成熟饱满,壳薄肉多,汁水充盈,味道甘甜。
既能补充水分、润肤润燥,还有补血安神、补心健脾的功效。
但龙眼性温,切不可过量食用,以免上火,且糖分较高,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。
白露防三样
防寒凉
常言道:“一场秋雨一场凉,一场白露一场霜。”
白露时节,秋风萧瑟,秋雨绵绵,寒生露凝,草木凋敝。
气温忽冷忽热,昼夜温差大,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时间段。
因而,一定要防寒保暖,及时增添衣物,护好身体的关键部位。
如肩颈、头部、脚踝、腰部、足部等,不露身,才能避免寒邪侵袭。
防干燥
古语有云:“白露至,暑去而凉生,草木皆调,秋令气燥。”
白露仲秋正是燥邪风寒渐长之时,易让人口干舌燥、咳嗽咽痛。
严重者,还会损伤肝气,诱发呼吸系统疾病,经久不愈。
我们应多喝水,多吃润燥食物,新鲜蔬果,如蜂蜜、秋梨、秋藕等。
另外,尽量戒除烟酒、浓茶及煎炸食物,以免化燥伤阴,燥邪致病。
防秋悲
自古逢秋悲寂寥。
白露,昭告着从初秋到深秋的转变,气温下降,万物萧索。
再加上昼短夜长,日照时间减少,体内褪黑素分泌随之增加。
外界环境和生理变化,很容易让人意志消沉,精神萎靡不振。
而悲伤肺,人在忧愁悲伤时,会损伤肺气,降低身体的免疫力。
此时,最宜舒畅情志,保持乐观,及时疏泄和排解不良情绪。
可以约上二三好友,登高远眺,开怀大笑,既能驱散郁气,也能宣发肺气。
白露做三样
按穴位
收敛、清肃、干燥,是白露节气的主要特征。
且秋气通于肺,白露的穴位养生应以调理肺气、舒通肺经为主。
第一是胸前壁外下方的中符穴,也称为肺募穴,可宣肺理气,止咳平喘。
第二是背部第三胸椎棘突旁的肺俞穴,可调节肺部功能,疗愈肺脏疾病。
第三是两手虎口相交时食指落下的列缺穴,可疏风解表,缓解呼吸道疾病。
每个穴位按压或搓揉三五分钟左右,至微微酸胀感即可。
推鼻梁
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肺开窍于鼻。”
白露时节,天气干燥,温度寒凉,不利于呼吸畅快。
很容易受凉感冒,鼻塞咳嗽,甚至引发鼻炎、哮喘、肺炎等疾病。
养肺先护鼻,我们可以推揉鼻梁,有利于疏通鼻腔,让呼吸更轻松。
将双手食指从鼻尖到鼻根反复推按,20-30次左右为宜,对养阴润肺大有助益。
搓双耳
《灵枢》中讲:“肾气通于耳。”
从白露开始,天气又热转凉,很多人手脚冰冷、肢体怕冷。
中医认为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,所以要注意补养肾气,增强免疫。
而双耳是肾之上外窍,有着密集的反射区,经常搓揉按摩,保暖保健。
既能活血驱寒,疏通经络,也有利于肾经通畅,肾气充足,肾经盈满。
综合来源:央视新闻、人民网、长江日报、儒风大家微信公众号
责任编辑:谢婷
关键词:
-
今日白露:单独成为一个节气,竟跟它有关?
2023-09-08 -
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为旅德大熊猫双胞胎“梦想”“梦圆”庆生
2023-09-01 -
第七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标志和吉祥物确定
2023-09-01 -
特斯拉新款Model 3实车官图泄露!本月国内开启投产
2023-09-01 -
天津义工组织如何加入(怎样加入天津义工)
2023-09-01 -
横店东磁:全资子公司年产5GW新型高效组件项目投产
2023-08-31 -
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0.5%至7.2515。
2023-08-31 -
一觉醒来就能亏6000万,这会是家什么公司?
2023-08-31 -
注意!永春发布地质灾害橙色预警!
2023-08-31 -
早上不就完事了!胡金秋半场4投3中 得到8分1板1助0失误
2023-08-31 -
江门和创完成数千万元首轮融资
2023-08-31 -
德昌股份(605555)2023年中报简析: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,三费占比上升明显
2023-08-31 -
中报季收官!盘点上榜A股盈利100强的行业龙头
2023-08-31 -
他用一生诠释了“医生”!今天,纪念吴孟超
2023-08-31 -
开发清洁能源 助力绿色发展
2023-08-31 -
新城发展2023上半年商业运营收入52亿元,同比增长10%|中报速递
2023-08-31 -
东京都内最大的三个公园!一起去野餐、露营吧
2023-08-31 -
第七届“豫创天下”
2023-08-31 -
中国地震台网:印尼巴厘海发生7.1级地震
2023-08-31 -
俄语翻译在线翻译 俄语翻译在线
2023-08-30 -
四川这一旅游胜地,机场建设有大动作!
2023-08-30 -
缛打一生肖 缛
2023-08-30 -
蒸湘区倡导中元节文明祭祀 树立时代新风
2023-08-30 -
9月5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并行科技
2023-08-30 -
ST高升(000971)8月30日主力资金净卖出84.29万元
2023-08-30 -
(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)专访:服贸会为深化英中长期合作提供独特机会——访英国驻华贸易使节杜涛
2023-08-30 -
巨蟹女很渣是真的吗?没想到她竟然是这样的人!
2023-08-30 -
广州拔头筹!“认房不认贷”落地!
2023-08-30 -
苏州阳澄湖哪里吃螃蟹好
2023-08-30 -
明泰铝业:上半年净利润8.03亿元,同比下降26.4%
2023-08-30
-
守住网络直播的伦理底线
2021-12-16 -
石窟寺文化需要基于保护的“新开发”
2021-12-16 -
电影工作者不能远离生活
2021-12-16 -
提升隧道安全管控能力 智慧高速让司乘安心
2021-12-16 -
人民财评:提升消费体验,服务同样重要
2021-12-16 -
卫冕?突破?旗手?——武大靖留给北京冬奥会三大悬念
2021-12-16 -
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出台“三电”系统、起火燃烧等都可保
2021-12-16 -
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| 第97集《窗外》
2021-12-16 -
基金销售业务违规!浦发银行厦门分行等被厦门证监局责令改正
2021-12-16 -
保持稳定发展有支撑——从11月“成绩单”看中国经济走势
2021-12-16